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总体规划纲要的通知

  1.主要海洋产业海域、海岸开发利用。
  (1)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为适应我省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香港运输业逐步向深圳、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趋势,规划期间海洋交通运输业建设应有较大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省海洋交通运输业用海面积达到1.12万公顷,利用岸线228.07公里,分别比1999年增加0.61万公顷和88.13公里。主要用于完善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五大枢纽港以及惠州、东莞、中山、阳江、茂名、江门、汕尾、潮州等一批地方重点港口的建设。各类港口的建设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2)海洋渔业。为了巩固提高海洋渔业的产业素质,规划期内要调整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海水增养殖。规划到2010年全省海洋渔业用海面积达到36.45万公顷,利用岸线781.66公里,分别比1999年增加18.45万公顷和7.87公里。规划期内重点抓好柘林湾、南澳猎屿海域、红海湾、大亚湾、大鹏湾、万山群岛海域、川山群岛海域、海陵湾、水东湾、雷州湾、流沙湾、安铺港等12个海湾的海水增养殖基地建设;同时,实施养殖容量和密度控制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根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选择养殖品种,合理确定养殖密度,控制养殖面积,通过提高养殖技术,改善饵料成分和投饵技术,避免海水过度营养化和病害的暴发。海洋捕捞业要继续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外海和远洋渔业,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恢复和增加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要抓好渔港和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重点渔港增设岸基油污水接纳处理站,改善渔港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
  (3)滨海旅游业。我省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因此,要根据沿海各市、县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及区域特点,科学合理确定滨海旅游的区域功能,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提高文化品位,拓展滨海旅游发展空间,依托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加快粤港澳旅游一体化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规划到2010年,全省滨海旅游业用海面积达到2.08万公顷,利用岸线381.19公里,分别比1999年增加1.55万公顷和209.99公里。规划期内重点抓好阳江海陵岛、湛江东海岛、深圳大鹏湾、珠海万山群岛和东澳岛、惠州大亚湾、汕头龙虎滩、汕头青澳湾、汕尾红海湾、江门川岛、茂名水东湾、揭阳金海湾、潮洲海山岛等滨海度假区建设,把我省海滨建设成为集游乐、休闲、度假、探险、游船为一体的旅游区。在发展中应合理规划,注意项目的合理布局,减少雷同和重复建设,提高我省滨海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海洋工业。海洋工业是未来我省较有发展潜力的海洋产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重点发展海洋油矿业、海洋生化业、滨海电力业、海洋造船业、盐业等。
  --海洋油矿业。我省海洋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珠江口盆地。规划期内要加大新油气田的普查评价和勘探开发,增加后备储量,扩大油气产量;大力发展海洋化工业,搞好海洋油气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规划到2010年全省海洋油气用海面积达到2.97万公顷,比1999年增加1.0万公顷。在油气开采时,各生产平台要配备足够种类和数量的防污设备和器材,含油污水自动监控装置的配备率和完好率必须达到100%,污水排放浓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滨海砂矿业必须注意保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及自然遗产。每个滨海砂矿开采,必须通过申请和科学论证,经批准后才可开采。
  --海洋生化业。要加大以海洋资源为原料的海洋药物和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扶持一批上规模、创品牌的龙头企业,使我省海洋生化业有较大的发展。新建药厂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计划,有关用海和岸线,将根据需要给予安排或协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