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洪潮江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调查报告的通知

  洪潮江水库建成后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库区资金的投入。据统计,仅自治区财政就投入移民专项资金833.82万元,用于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移民发展库区经济。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累计完成了移民饮水设施建设121处、架设10KV输电线路92.2公里、铺设道路81公里、新建桥梁34座、水利设施13处,帮助新建学校教室29间,库区基础设施初步得到改善。
  (二)生产开发方面。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库区移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灵山县、钦南区大力扶持移民种植经济林果,面积达7992亩;有的地方能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引导移民走出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如合浦县星岛湖乡东江村的移民在做好农业生产的同时,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旅游业;北海市帮助迁入的移民转变生产方式,掌握浅海渔业作业技术,解决了移民的生活出路问题。此外,各级人民政府还组织劳务输出,增加移民的经济收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移民拥有的土地资源有限,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缺乏是诱发库区其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多地少是洪潮江库区最为突出的问题。据调查反映,洪潮江水库移民现有耕地20580亩,其中水田8807亩,人均水田仅0.3亩,大部分是水泡田或望天田,且移民耕地拥有量极不均衡。据统计,整个库区人均拥有耕地0.5--0.3亩的有6600人,0.3亩以下的有3513人,如灵山县伯劳镇山塘村委会东心江村民小组138人,仅拥有土地15亩。有的村屯柴草山、牧草地极少甚至没有,对移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大,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这种矛盾将更为突出。
  (二)库区移民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移民生活环境差。
  洪潮江库区大部分移民居住在水库周边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部分移民住房年久失修,破旧简陋,有的已成危房;整个库区尚有240个队4877人尚未解决生活用水问题;有127个队2391人至今未用上电;尚需修建村级道路272公里,以解决移民的交通难问题。由于库区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库区移民生活贫困。
  由于耕地缺少,加上土质贫瘠,粮食产量低,移民口粮难以自给,经济发展滞后,库区移民生活相当贫困。据调查了解,洪潮江库区移民1999年人均纯收入只有752元,与当地农村相比差距较大,个别地方如合浦县星岛湖乡土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仅306元。目前库区移民还有10980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在库区还普遍存在。
  (四)库区移民与钦廉林场对土地的争议较为激烈。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