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工业,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整体素质,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加快发展,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整顿,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更高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强与其他省区市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开放促开发、促结构调整、促经济发展。
加快发展,必须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扩大就业,广辟增收领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发展公共事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为进一步振兴广西而努力奋斗。
为实现我区“十五”奋斗目标,必须从战略上、宏观上和政策上着重研究、解决好以下重大问题。
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发展机制不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城乡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市场发育的必然选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重点发展工业,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业。要强化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强化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强化不同产业渗透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推进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经济战略,全面启动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发展特色经济。桂南经济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海洋产业、以生物工程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贸、旅游、信息等服务业,加快临海工业区和港口建设。桂中经济区,要发挥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外资和技术嫁接改造传统工业,培育以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桂北经济区,要以丰富的旅游与农林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以及生物制药、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桂林电子城。桂东经济区,要发挥“承东启西”作用,积极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现代农业和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加工工业。桂西经济区,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和水能等优势资源,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水电基地建设,发展有特色的山地种养业及加工业。“十五”期末,全区初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涵盖、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调整城乡经济结构。按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的要求,打破城乡分割,增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变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通过发挥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要从我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尤其要创造宽松、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民间投资,拓宽私人资本准入,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使之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二、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