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要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都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建立计划生育协会,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经费和措施以及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
三、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落实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优惠政策
9、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改革措施,要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户,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文化上有提高。
10、对独生子女户发给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给予必要的补助,由省人事厅、财政厅和计生委制定具体奖励和补助办法。在农村坚持政府支持和农民自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就业、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11、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和个人,要严格按照《
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采取教育、经济及行政制裁手段,征收社会抚养费,依法给予必要的经济制约。各级政府要设立举报电话,认真查处计划生育的违法违纪人员和工作不负责任,徇私舞弊的公务员,并奖励举报确实的举报人。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计划生育的群众工作
12、人民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人,要坚决维护其合法权益。努力建立宣传教育、综合服务和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做到既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3、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在农村,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村”、“文明村”、“五好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逐步推广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实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村民自治。在城市,推行属地化管理,强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计划生育的管理职责,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到城市社区和物业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之中,大力开展社区生殖保健和社区生育文化建设,拓宽社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第六位一体的服务。
14、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计划生育部门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综合管理部门。计划生育和卫生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共同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大力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依法推行婚前医学检查和优生技术指导。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要深入千家万户,指导育龄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要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积极推广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生殖健康产业。要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及保健用品市场管理工作,规范市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