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各地、各部门要在各级宣传部门统一领导下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深入持久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司法部门要将防震减灾法规作为普法宣传内容加强普及;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基础知识教育。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宣传网络,做好常规宣传、强化宣传和震时宣传,努力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在地震中自救、互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各种时机,运用各种形式宣传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五、“十五”期间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
防震减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把坚持不懈的奋斗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和重点建设结合起来,对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和重点任务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十五”期间,将闽东南沿海和闽西部分地区作为重点地区,集中力量实施城市防震减灾体系一期工程。依据这一地区的震情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特点,以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6个地级市和福清、长乐、石狮、晋江、南安、龙海、永安7个县级市的城区为重点防御对象,用3年时间,采用高新技术,建立一批防震减灾的3年时间,采用高新技术,建立一批防震减灾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程,形成以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多媒体技术等为基础、覆盖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较可靠的现代化防震减灾工程体系,全面提高上述地区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工程建成后,可使本地区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城市防震减灾体系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一个防震减灾中心(包括中心楼和省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设施,含各种台网监控中心、地震信息处理中心、地震预报中心及应急指挥中心等)、三大地震观测台网(数字地震台网与强震观测台网、地壳形变观测台网与前兆观测台网、震害预测与震灾快速评估网络系统)和三大基础工程(城市活断层探测及其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建筑物抗震性能评定工程、中强以上地震中短期预测预报系统工程)。
今后,要根据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实际,在本规划所涉及的四个五年计划中,筛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防震减灾重点工程,纳入全省重点工程项目,优先予以实施。
六、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