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1)建立并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进一步明确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职能,合理分工,以便一旦我省境内发生破坏性地震,能及时指挥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
(2)建立省、市地震信息网络中心和地震应急处理中心。建立省级地震信息高速网络信道和高速国际通信链路;跟踪世界地震信息技术发展,尽量采用最新技术。在国家地震信息网络架构内,逐步发展省级计算机网络硬件和软件平台;开发地震信息应用技术平台和地震信息处理的智能化软件。
(3)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建立分布式的符合全国地震统一技术规范的数据库系统;建立与全国链接的高速网络,使地震信息传递高速化、地震信息处理智能化,尽可能提供准确、可靠、完整的信息和各种处理结果,为地震分析预报工作提供高效的服务。
(4)建立信息传递、处理和地震应急响应系统。实现数据、图形、图象、语音等快速、准确、清晰的传递和处理。实现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管理系统中心及九市网站与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互联,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与中国地震局的网络相连。使灾情预测和评估信息可及时在各市、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之间迅速传递。信息传递与处理技术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省政府、各市政府以及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福建日报社联网,在最短时间内向社会发布震情信息并及时发布震情、救灾信息。重点单位、新闻中心、通信枢纽、交通枢纽、水、电、气总厂(站)、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等应开发和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实现临震信息的实时传递、处理和判断,自动发出地震警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
(5)逐步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系统。落实专项落实,储备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设备和专用救生器械以及应急水源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建立并逐步完善应急储备管理制度。
2.加强救灾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建立地震紧急救援队伍
加强大地震时自动断电、断气、切断输油管道等技术和被埋压人员求助搜寻定位系统及压埋人探生和救生系统的研究,提高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救援水平;在条件成熟时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规模适应、反应迅速、突击力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紧急救援队伍,救援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和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通信、电力、物资、消防、民政等部门应根据统一部署,发挥各自优势,做好地震应急演练,以便随时投入应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