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健全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重要条件之一。
1.加快地震监测台网现代化建设,提高监测的质量和水平
(1)对全省台网实行统一规划,优化布局、增加台网密度,完善省主干网建设。建立配合国家网的宽濒带数字流动地震台网(阵),发展省级区域短周期数字地震台网,深海数字地震后,建设宽频带数字强震观测台网,在高层和重大建筑物上布设强震仪,装备高精度的时间服务系统;进一步研究、开发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新方法与新技术,发展宽频带地震数据的解释方法和处理技术,使我省的地震观测技术在总体上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2)把以垂直为主的一维地壳形变观测扩展到垂直和水平的三维,实现对地壳的整体观测。使地壳形变观测不但能提供我国大陆现代地壳运动的概况,而且能展现我省重点地区地壳运动的四维时空动态演化图像;发展绝对重力测量,将几何(位移场)和物理量(重力和地磁场)的观测统一起来,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充分发挥观测成果的效益。
(3)进一步加大前兆观测系统数字化改造和完善的力度。建立应急流动前兆监测处理系统,建设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及数据库;努力研究新的观测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逐步将新技术运用于地震监测和预报的业务体系。
(4)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地震监测环境和观测设施的保护力度,确保地震台站取得及时、可靠、连续、准确、高质量的观测资料。
2.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
在强化理论研究、不断改进观测技术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的地震预报方法和技术。提出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地震前兆异常识别判定指标,使地震分析预报方法逐步从以定性分析为主转向以定量分析为主,从经验预报走向有一定物理基础的概率预报。开展地震短临跟踪预报工作。争取长期预报更科学、中期预报成功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有新突破。
3.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群众性地震测报网络
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及时调整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测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4.健全地方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要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机构,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市、区),要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其他未设立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的县(市、区),本级政府要明确防震减灾工作的主管部门。切实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努力探索台办合一的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新模式,积极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和政府赋予的防震减灾行政管理职能,增强行业管理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充分发挥其在防震减灾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