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综合防御原则。以加强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为依托,全面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防震减灾各环节的工作。统一部署,走有中国特色的专群结合、综合防御的防震减灾道路。
4.效益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及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地震部门为主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编制。努力做到防震减灾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提高防震减灾实效。
5.可操作性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条块结合,分级投入;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突出市场经济体制下,防震减灾规划的宏观性、指导性、政策性,增强其预测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坚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充分考虑已有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奋斗目标
今后20年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奋斗目标是: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完善防震减灾法规建设;基本实现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现代化,地震监测能力大大加强,提供较为可靠、较高精度的地震前兆信息;地震预测预报水平和实际能力明显提高,争取短临预报有所突破;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有显著提高,使之较为快速、高效;全面提高我省抗御破坏性地震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一)2001-2010年奋斗目标
加强以地震监测预报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系统的网络建设逐步实现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繁荣带、海洋开发区以及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现代化;在中长期地震预报方面,建立起适合于我省地震特点的预报方法及指标,使地震监测预防的科学水平和实际能力有一定提高;逐步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应急反应较为快速、高效;提高上述地区的应急救助和抗震能力,较为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2011年2020年奋斗目标
在前10年基础上,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和法制建设,全面实现我省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现代化;地震监测预报的科学水平和实际能力明显提高,短临预报有所突破;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有显著提高,应急反应快速、高效。全面提高我省抗御破坏性地震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四、今后20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