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街道劳动保障科签署意见报区(县)劳动保障部门;
(3)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报市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由市职工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将补助费拨至社区就业劳动组织。
(二)培训补助费:
1、就业培训机构向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报送培训计划,区(县)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后报市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属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就业培训单位直接报送市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
2、培训结束后,就业培训机构向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市属定点培训单位向市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提供就业困难人员培训花名册、《结业证》、《职业资格证书》、《失业证》,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发票等资料;对培训后实现就业的还应提供就业证明(劳动合同、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等资料,填写《就业困难人员培训补助费审批表》;
3、区(县)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报市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由市职工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将补助费拨至就业培训机构。
(三)公益性劳动岗位补助费:
1、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性就业劳动组织向街道劳动保障科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公益性就业劳动组织证书》、《失业证》、就业困难人员劳动合同鉴证花名册,缴纳社会保险费凭证等资料,填写《公益性就业劳动组织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助费审批表》;
2、街道劳动保障科签署意见,送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报市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3、经市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由市职工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将补助费按月拨至公益性就业劳动组织。
(四)就业贷款贴息:
1、就业困难人员个人或企业在贷款得到批准后,向其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就业困难人员劳动合同鉴证花名册、《失业证》、贷款项目报告、贷款合同书、贷款利息单等资料,填写《就业困难人员贷款贴息审批表》;
2、居委会签署意见报街道劳动保障科,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
3、街道劳动保障科、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后,报市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批准,由市职工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将贷款贴息支付给就业困难人员创办的企业或就业困难人员个人。
(五)小额借款:
1、就业困难人员向户口所在地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户口本、担保、抵押证明、《失业证》等资料,填写《就业困难人员小额借款审批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