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
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调整支出结构的力度,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财政支出安排的重点要转向保证政权建设的需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和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保证那些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的需要。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企业的经营性发展项目、应用性研究项目以及可以利用社会资金发展的事业,财政资金都要逐步退出,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上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规定,凡欠发工资的县乡一律不准购置小汽车、移动电话。对现存的小汽车、移动电话,要认真进行清理,该封存的要封存,该停用的要停止使用,该报废的车辆要报废。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不定期对被督察县发放工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一方面欠发干部职工工资,一方面用公款购买移动电话、配备小汽车,搞铺张浪费的,抓住典型,查深查透,公开曝光,严肃处理。
实行工资统发、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部门预算、收费统管是堵塞管理漏洞、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年底前,地市、县、乡各级机关单位所有由财政供养的编制内正式职工,都要实行工资统发。2001年1月1日起,所有省直党政机关都要全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各地市机关和直属机构以及有条件的县区也要从2001年1月1日起,实行会计统一委派、集中核算;条件暂不成熟的县区,要积极创造条件,最迟从2001年7月1日起,全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范围,规范管理,修缮费、购置费等开支都要纳入政府统一采购范围。要堵塞“漏洞”、消灭“死角”,进一步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目前尚未纳入或未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公房租赁收入、中小学收费收入等,要全部收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积极推行部门预算,省上明年在人事厅、教育厅、农业厅推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试点,各地市也要选择三到四个单位进行试点准备,力争两三年内,在全省全面推行部门预算。
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共同帮助贫困县缓解工资发放困难
要继续完善《陕西省省对地县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逐步加大对贫困县的转移支付力度。今年,省财政对地县实施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1亿元,加上各种工资性补助和其他专项转移支付,增加近5亿元。各地市要尽快将这些资金足额拨付到各县工资专户。同时,各地市特别是财力相对较好的地市都要千方百计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共同帮助贫困县缓解工资发放困难。对省财政在确定体制时对地市的照顾,一定要落实到县乡,不能抽回过去地市对县的各项工资补助。凡抽回的,省财政将相应扣减对该地市的补助资金。要严格工资专户管理,省地两级财政各种工资性补助、超调度资金,都必须进入工资专户,用于工资发放。教育经费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集中到县上,并实行专户管理。积极推行综合预算,凡发不出工资的县,都要适当集中一部分预算外收入,统筹安排,重点用于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