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各级政府要从讲政治高度,全力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有关财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要求。要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预算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必然选择;是加强政府管理,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树立政府执权形象,密切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措施。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和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并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化解改革阻力,及时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各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积极配合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各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增强全局意识,跳出狭隘的部门利益观念,积极配合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落实好本部门的各项改革任务,在编制下年度预算之前制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事业发展规划。同时按照新制度规定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保证财务会计数据的其实性和准确性。
(三)财政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扎扎实实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各级财政部门要大力宣传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摒弃就预算论预算的传统理财思想,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协调好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创造改革氛围。要制定好涉及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各项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保证工作进展时间要求,确保全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稳步实施。
(四)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调动各部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建立预算制度改革激励机制。对积极支持改革和改革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实行效益累进奖励制度。
(五)建立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责任体系和改革效果考核评价体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要建立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责任体系,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各部门要将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效果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向政府专题报告或向财政部门反馈,并为下年度预算编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保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健康运行。
(六)建立保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现代化技术支持系统。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要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覆盖财政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与通讯网络系统,达到数据资源共享、处理权限唯一、系统功能完善、技术性能可靠的应用标准。实现预算管理有关数据从录入审核、整理汇总、比较分析到按不同条件查询生成输出结果全过程的信息处理手段现代化,为保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