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推进全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推进全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通知
 (辽政发〔2000〕42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直属机构:
  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是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构建公共财政新机制的进程。近年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财政收入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公共财政思想的确立,以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进程的加快,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按功能分类、管理粗放、支付分散的传统支出管理模式弊端越来越突出,已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和推动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改革的要求和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实施全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全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要求,正确处理财政改革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关系,准确定位财政职能,硬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以实施和推进财政支出改革为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支出管理机制,稳定可靠的收入增长机制,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机制,约束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依法理财的财政监督机制,创新财政收支运行机制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二)全省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健全财政职能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政履行职能的新要求,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财政的公共特征,调节社会分配,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2.维护社会稳定原则。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解决计划经济遗留下来以及改革过程中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保证人民的基本需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3.保障政权建设原则。财政是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行政运行成本,保障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4.优化财力配置原则。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总体要求,科学界定财政供给范围,积极推行新的预算编制模式,逐步规范财政分配行为,实现政府财力的优化配置。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