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七)加强铁路、交通、民用航空、水利、电力、通讯、消防、燃气、医疗、粮食等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烈度6度及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的新建、扩建、改建生命线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制定本行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要加强生命线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与监督,确保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提高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
  (八)提高对地震的综合防御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开展地震短期预测研究,提高短期预测水平,适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努力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指挥决策的科学水平;建立科学的地震趋势判定和震灾预测、快速评估的网络信息系统;健全完善救灾体系,建立救灾网络信息系统。
  (九)重视国土、城乡建设防震减灾规划工作。要十分重视和加强国土规划、城乡建设和工程建设中的防震减灾工作,将防震减灾纳入国土、城乡建设规划,并加强指导和监督。各设区城市应于3年内结合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防震减灾和抗震防灾规划。
  (十)抓好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建设。首先把郑州、焦作、濮阳建成适用河南省情、震情的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区,然后扩大到位于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提高全省综合防震减灾的能力。
  (十一)推进防震减灾科学技术进步。建立布局合理、手段先进的河南省地震监测技术系统、信息资料传递处理及现代化通讯系统;完成地震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实现地震应急信息高速、高效处理,提高应急指挥决策的科学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攻关,争取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开展工程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等研究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使其适用化;进一步扩大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学习国内外防震减灾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加强人才增减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培养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减一大批各层次专门人才的激励机制。
  (十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和职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防震减灾工作的奋斗目标是:
  2001--2010年,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依靠法制建设、科技进步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省会郑州及各省辖市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