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一)主要目标
品种更新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以引进农、林牧、渔优质品种(种质资源)为主,加大品种选育、推广力度。通过3--5年的努力,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一次,良种覆盖率达100%,品种储备率达30%,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70%,畜禽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5%。
(二)重点任务
1、建立省级引种试繁示范区。品种引进要坚持先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加强对引进品种的动植物检疫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技术规程。
2、依托农业教育、科研、推广部门的现有条件及设备,改建4--5个省级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监中心)。在引进品种和现有品种中开展种质资源特异性状基因利用技术研究,为品种选育提供技术储备。
3、建立优质种苗生产基地。结合现有的省、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良种培育、引进、种苗生产供应作为提高园区科技含量的切入口,优先发展优质种苗生产。
4、充分利用全省现有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扶持、改建或新建品种改良中心若干个。同时,建立一批地方区域性品种改良中心。
5、充分依托现有农技推广体系,扶持3--5个大型龙头企业,在全省建立若干个专业性种子(苗)产业化中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农业品种更新工程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业品种更新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结合“十五”发展规划,制定品种更新工程实施意见。省成立农业品种更新工程指导委员会,省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农业、林业、水利、科技、质量监督、计划、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农业委员会。各市、县政府应成立相应的组织。省农业品种更新工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立由农、科、教三方知名专家组成的品种更新顾问组,实行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为全省农业品种的更新改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二)加强对引进品种及种质资源的管理。省农业委员会负责对引进新品种工作的归口管理,建立引进新品种论证和登记备案制度。实行引进品种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引进。主要农、林、牧、水产、园艺作物的引种,要坚持引种试验、省级中间试验及审定,通过新建或改建一批农、林、牧、水产、园艺新品种引进、选育和良繁推广中心,建立引进品种(品质)资源指定繁育制度,共同利用品种及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