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条 客运经营者、驾驶和乘务人员应当协助、配合公安机关查处在客运车辆上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十九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执行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批准的运价标准,使用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规定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三十条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和区、县(自治县、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对客运经营权实行有偿和有期限出让。有偿出让所得纳入当地财政专户储存,专款用于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十一条 公共汽(电)车客运是公益性的运输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对大型公共汽(电)车和环保型公共汽车客运的发展应给予扶持。公共汽(电)车客运实行多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
第三十二条 公共汽(电)车客运实行专营权管理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三条 公共汽(电)车客运发展规划应与道路运输等发展规划相协调。公共汽(电)车停靠站场、站点等客运服务设施建设计划,应当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道路条件许可的,应设置公共汽(电)车客运专用通道和港湾式停靠站点等客运服务设施。
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建设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大型商业网点、文化体育场馆等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同时规划、设计与其配套的公共汽(电)车客运专用场站。
第三十四条 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站点的设置和调整,应当方便乘客乘车和转乘。
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站点、迁移站牌。因城市建设、重大活动等特殊情况需变更站点、迁移站牌的,应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会同公安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并提前公告。
第三十五条 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批准的线路、班次、站点、车型组织营运;
(二)执行国家和本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和标准;
(三)按规定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填报营运统计报表;
(四)执行国家和本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的其他管理规定。
第三十六条 公共汽(电)车客运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保持车容车貌整洁,安全文明行车;
(二)执行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和标准;
(三)按照批准的线路营运,在规定的车站上下客,不得越站或者在车站滞留待客;
(四)按照核定的运价收费,向乘客出具乘车票据。
第三十七条 乘客乘坐公共汽(电)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