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失效]

  (七)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收入。
  前款第(五)项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收入,有协议或人民法院判决的,按协议或人民法院判决书规定的数额计算;高于协议或人民法院判决书规定数额的,按实际数额计算。
  第六条 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待遇的优抚对象、“三老”人员的优待金、抚恤金、补助金,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自谋职业的一次性补助金;
  (二)区和区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给予的一次性奖金、医疗补助金、慰问金;
  (三)独生子女费、丧葬费、安家费,一次性工龄补偿金;
  (四)其他按政策规定不计入的收入。
  第七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市、区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指导、管理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并建立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年终决算。
  劳动和人事部门负责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费及退(离)休金发放,并对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做好再就业培训和优先推荐就业工作。
  物价、统计、审计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第八条 区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和镇(乡)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审核、审批工作。
  居(村)民委员会和社区服务机构,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受理、调查核实、保障金发放等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最低生活保障所必需的服务机构的设置,专职管理服务人员的聘用,以及必要的工作经费等方面予以保证。
  第九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市、区人民政府财政负担,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赠、资助。所提供的捐赠、资助,全部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市级财政按各区上年支出保障资金总量的30%安排财政预算,用于各区保障资金的补助。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在就业、就医、住房、就学、从事个体经营等方面给予优惠扶助和照顾,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