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交通运输业
1、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公路、铁路、港口和国内支线航空机场建设,建设完善“三纵三横三条线”主骨架公路体系,重点建设石家庄--青岛、北京--承德、张家口--内蒙界和石黄公路沧州至黄骅港段等公路,重点建设京唐港曹妃甸港区矿石泊位,黄骅港-期工程。加快发展智能运输、快货运输,积极发展支线航空。
2、调整公路、水路运输结构。鼓励发展高档、豪华型客运班车、大吨位货车及零担和集装箱专用车。继续深化公路运输企业改革,加快转机建制步伐,重点培育高速客运、快速货运和集装箱运输3个集团。建设石家庄、唐山两个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和运输管理服务网络。加快海运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发展大吨位散货船、高速客船和特种船舶,提高河北远洋、河北海运的市场竞争力。
(十)城市公共服务业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市政服务业,提高城市化水平。11个设区市重点加快供水、煤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建设,提高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及燃气气化率。石家庄、唐山、邯郸等大中城市要加快市区道路、大型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静态交通设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区周围环境的绿化,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县级市和县城要加快完善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供排水设施;小城镇要集中力量搞好道路、给排水、绿化、环卫设施建设。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7%左右。
(十一)环境保护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产品生产集约化、科技开发高级化、咨询服务网络化等重点,拓宽环保产品类别;调整产业内部结构,逐步壮大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环保产品技术含量;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速法制化进程;推进环保产业外向型步伐,增强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能力,逐步实现环保产业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和规模化经营,把环保产业培育成我省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之一。
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城市污水治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各类环境在线监测及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环保服务市场和环保资本市场,推行清洁生产。防止滥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作物自身污染和对水体的面源污染。实施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搞好海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十二)农村服务业
1、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进农业、农机、林业、畜牧等服务产业化。二是大力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民营科技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建设一批“公司+农户”的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销售、储运和科技服务。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稳定壮大县乡农技推广队伍,开拓和发展农村技术市场。
2、加强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特色产品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提高农村流通业发展水平。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切实搞好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工作,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咨询服务。重点抓好省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中心及11个省辖市区域中心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