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适合大众需求的文艺演出业、影视音像业、文化信息业、文物博览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教育业和艺术品生产经营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二是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紧密联系,按照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原则,形成产业增长的多极推动。三是逐步实现对文化市场的统一管理,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4、体育产业。一是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设施运营、体育健康服务、体育竞赛和表演、体育广告经营、体育用品、体育技能培训、体育彩票发行等产业的开发力度。二是以强势体育项目为突破口,尽快与省内外大企业联姻,组建职业俱乐部。三是积极培育体育经营企业,鼓励各类经济成份投资体育产业。
(五)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业
1、社区服务业。以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形成产业化发展机制为重点,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发展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群体的福利性服务,大力发展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养老、托幼、家政、维修、保健、中介、娱乐等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实体,鼓励退二进三,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专业公司,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
2、社会保障业。加强以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程度。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快向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进一步完善福利彩票发行工作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福利事业更快发展。
(六)金融保险证券业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规范化的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和完善城市商业银行,搞好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规范和整顿。大力推动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规范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证券公司的业务活动,改善资产质量。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开发新的保险品种,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建立保险中介人制度。
2、建立和完善银行同业拆借、债券发行和转让、股票交易等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发展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形式,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逐步实现投资、融资市场化和国际化。
3、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发展证券经营机构和交易网点,培育证券业务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优化资产重组、扩大资本金、增设证券营业部等措施,形成一家规模实力较强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和数家符合规范要求的经纪类证券公司。
4、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国际惯例,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展中间业务品种,加快金融电子化,完善支付清算系统,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七)国内商品流通业
1、完善商品市场流通体系。一是加快市场网点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设和完善综合性和专业性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和零售市场,推动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升级,加快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积极发展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便民店、专业店、仓储式商店,适度控制大型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建设;改造传统落后的集市贸易市场,提高流通设施的档次、规模和水平,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合理布局的商品流通新格局。到2005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到300个,超10亿元的市场达到56个。二是提高商品市场的信息化程度。重点抓好批发市场、大中型零售商场和连锁商店上网工程,构造高层次的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三是加快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扩大商业领域利用外资投资试点,引进国外先进的营销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