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咨询服务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经济信息咨询、规划和策划咨询、科技和工程咨询、市场调查以及法律、会计和审计等各种中介咨询服务业。发展壮大技术、劳动力、产权等各类要素市场,积极培育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
(二)旅游业
1、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积极谋划和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实施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加快8条旅游主线路现有重点景区、景点的升级改造。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加快专项旅游产品和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大力开发森林草原旅游、冰雪旅游、海洋旅游、观鸟旅游、温泉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不断开发多样化、系列化、具有河北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
2、加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旅游业走旅、工、贸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促进全省旅游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一个比较发达的,包括旅游饭店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商品业、旅游饮食业、旅游娱乐业相结合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3、调整旅游市场战略,加强国内旅游市场的宣传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旅游市场的促销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广覆盖地在国内外进行推介和宣传。国内市场在重点做好京津及周边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中远距离市场;国际市场在巩固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对潜力较大的港、澳、台地区则加大促销力度,对北美、西欧和独联体市场作重点开拓。
4、加强旅游景点和旅游市场的整顿和管理,规范旅游市场行为,不断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三)房地产业
1、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一是加快推进房地产企业民营化进程,全面提高房地产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快调整房地产开发产品结构,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在开发建设中的比重;积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建设和科技含量和质量。三是开放公有住房售后交易市场,培育、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商业、中介服务业和家庭装修服务业。四是制定和完善物业管理办法,鼓励发展物业管理企业,逐步建立物业管理竞争机制,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和管理水平。到2005年,居住物业的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
2、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步伐,全面落实住房货币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公有住房租金标准,促使居民加大住宅消费。
(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产业
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一是深化科研机构改革,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现企业化转制。二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抓好18家省级技术创新企业试点工作。三是大力推广高新和适用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建立健全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抓好石家庄、保定两个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机构。
2、教育产业。积极推广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确保“两基”达标及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通过择优扩大一批重点学校、调整改造一批薄弱学校、联合改制一批“公办民助”与“民办公助”学校、社会力量兴办一批普通或职业高中、新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等措施,到2005年,使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左右。二是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调整优化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学10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进一步办出特色,在确保实现一市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目标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条件适宜的成人高校和省属重点中专改建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三是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到2002年,基本实现全省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四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学校尤其是高中阶段学校,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