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甘肃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失效]

  2000年底以前,后勤服务部门成建制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组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与代表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形成明确的契约关系。在此期间应完成的主要工作是:
  1.明晰产权。学校应组织校内审计、财务、后勤等各有关部门对现由后勤使用的场地、房屋、设备、资金等进行产权界定,资产评估,明确国有资产的保值责任。
  2.机构调整。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性质,后勤部门重新调整组合,同类服务实体进行合并。合并后的后勤服务机构为企业性质,机构和人员编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企业自行解决。
  3.建章立制.转制后的后勤处(办)及各实体重新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服务和收费标准。
  第三步 区域或行业联合
  2001年底以前,校内各经营实体运转正常并有较大发展之后,适时组建校内后勤服务公司,与后勤处(办)形成新的甲乙方关系。后勤服务公司按照现代企业方式运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此基础上,实行校际间联合,组建高校后勤服务联合集团,各校可以参股、联办等形式自愿组合,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性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第四步;全面分离
  2002年底以前,成立甘肃省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集团。各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整体脱勾,全面分离,转为隶属于甘肃省高校后勤服务中心集团领导的各高校后勤服务中心。甘肃省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集团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在社会化的大市场中通过竞争,谋求更大的发展。
  五、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在甘肃省高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甘肃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协调小组和专家咨询小组。协调小组成员由政府有关部门领导、高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协调有关政策。专家咨询小组向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咨询意见,评估各高校改革方案,并在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参与督导,协助总结经验。
  (二)各高校党政一把手要加强对高校后勤改革的统一领导,成立以书记或校长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根据省上的要求制定适合本校特点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高校党政一把手要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的重大工作来对待,要从学校后勤保障的长远利益出发处理对后勤的资金投入、资产使用方式等利益交割问题,尽可能为后勤工作社会化提供并创造有利条件。要积极扶持,大力推进,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精神,为加快后勤改革步伐,政府有关部门将采取切实措施,落实中央文件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