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甘肃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失效]

  (四)后勤服务部门转制后,改行政拨款为收费服务。后勤实体要严格成本核算,通过面向市场、广开门路、多元筹资,保证同类项目服务费低于社会同行业标准,以减轻学校对后勤的财力负担,缓解学校事业发展与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
  为了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社会化的初创阶段,学校须给予政策和财力支持。校园内的生活基础设施和大型设备购置、更新、维修、改造等费用仍由学校承担,学校原用于后勤的人员费用可逐年递减。同时,学校要承担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协调工作。
  (五)在转制过程中,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进入经济实体后,在2000年底前,符合下列情况的,分别办理有关手续:达到离退休年龄的,按照干部(职工)管理权限,由学校及时办理离退休手续;对工作年限满30年或男满55岁、女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干部、工人,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2000年底前,工龄满25年,转制到后勤实体工作的人员,可享受经济实体的工资待遇,原事业工资作为档案工资管理。
  改制后招聘进入后勤经济实体的人员,其工资、福利、退休养老待遇等按企业有关规定执行。
  (六)建立经营中的风险机制,增强后勤企业的自主经营能力、自负盈亏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要完善全成本核算的自收自支体系,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租赁要有风险抵押,并以多种经济成份创办经济实体。
  (七)学校设立精干高效的,代表学校甲方的“小机关”--后勤处(办),代表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签订合同,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学校对后勤服务实体既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支持其发育成长,也要建立监督、调控机制,以经济手段、行政监督和民主管理等方式,对后勤实体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协调、处理学校后勤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四、改革的步骤
  (一)后勤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精心操作,力求实效。具体分四步实施:
  第一步 思想动员
  2000年8月底以前,各高校要根据甘肃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自上而下迅速开展校内的思想发动工作。要向师生和后勤干部职工广泛深入地宣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要做好后勤干部职工的思想动员工作,使他们看到改革带来的发展前景和实际利益。组织后勤干部学习研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制定本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方案。
  第二步 改型转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