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废止失效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决定(发布日期:2010年12月3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3日)废止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甘肃省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0〕45号 2000年8月28日)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省教育厅《甘肃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贯彻中要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完善实施意见,以加快我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
甘肃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意见(试行)
(省教育厅 二000年六月二十三日)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现就我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以改革现有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借鉴经济领域和其他社会领域改革的有益经验,抓住机遇,勇于实践,敢于突破和创新,努力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二)坚持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思想,提高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步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
(三)坚持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做法,依靠和充分利用现有高等学校的后勤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参与,通过对各种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组和改制,走出一条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扩大服务、提高效益的新路子。
二、改革的目标
(一)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使高校后勤由计划经济下的事业型、供给型、福利型等服务方式向现代企业型、产业化方向转变,由封闭式、“小而全”的自我服务格局向校际间联合型、集约型、集团化新格局转变,逐渐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建立起具有教育行业特色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