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建设高水平的社区服务体系。
推进社区服务总的要求是: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拓宽领域,健全体系,加快发展。把信息化、网络化全面引入社区服务。
1.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会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在设施建设上,支持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投资,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服务;在运作机制上,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在服务领域上,引导社区服务向各类新兴第三产业拓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服务队伍上,逐步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专业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用1至2年的时间,使志愿者队伍的人数达到居民区人口数的3%左右。同时,着力提高对志愿者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强其社会服务效能。
2.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的建设。社区服务设施要纳入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划,试点区要建设一座1000平方米左右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街要按每1000人1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服务中心,有条件的试点街可建设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福利服务中心,建立能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床位数达到每1000名老人10张左右的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由社区服务热线电话系统和全方位的网上社区信息服务及管理系统组成的,高起点、高标准、灵活沟通、快速反应的社会信息网络。网络建设由市统一规划,逐步实现市、区、街、居委会电话和计算机联网。在社区设立计算机网络服务中心及电子触摸屏,使社区居民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上网,直接、及时获得各类社区服务和社区信息。
3.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管理。区、街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事业单位,指导社区服务工作,协调社区服务机构的规范运作和联动。分别配备5名和3名事业编制,人员经费纳入各区财政预算。
(四)进一步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紧紧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把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创建文明社区的突出位置。把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机制,努力形成以街道工委为核心,工委与办事处协调一致,依托社区基层党支部和居委会,条块结合、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区域联动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共建机制。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与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科普教育;重视做好老龄人口、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关心个体工商户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思想、生活状况,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国、敬业、守法教育,不断扩大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