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的决定(2011)(发布日期:2011年9月28日,实施日期:2012年1月1日)修正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
(1993年12月30日海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12月1日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的决定》修正 并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6号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城镇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城镇下列人员:
(一)企业、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
(二)按规定不参照公务员制定管理的社会团体的从业人员;
(三)国家机关及按规定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其他机关、单位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从业人员;
(四)部队所属用人单位中无军籍的从业人员;
(五)个体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
第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按照本条例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一)按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本条例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四条 失业保险应当与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就业服务相结合,有关部门应当向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组织培训,为其重新就业创造条件。
第二章 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和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
第五条 设立失业保险基金,其来源包括: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二)从业人员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三)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及其他收入;
(四)与失业保险缴费相关的滞纳金和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