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许可证文本,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发。
第八条 房屋拆迁许可证发放后,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及时做好下列工作:
(一)将拆迁人、拆迁范围、搬迁期限等以房屋拆迁公告等形式公布;
(二)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拆迁范围内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和抵押;
(三)通知公安部门暂停办理拆迁范围内居民的入户和分户;
(四)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核发拆迁范围内的营业执照;
(五)及时向被拆迁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除本细则第九条规定外,有关部门接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通知后办理的各项手续,均不得作为拆迁补偿安置的依据。
第九条 拆迁范围公布以后,因出生、毕业、婚嫁、军人复转退、刑满释放、劳教期满等原因,确需拆入拆迁范围内或分户的,必须经被拆除房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公安部门应将入户、分户情况及时通知拆迁人和房屋拆迁主管部门。
第十条 房屋拆迁公告公布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根据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补偿安置标准,签订补偿安置书面协议。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拆迁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
(二)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
(三)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四)违约责任;
(五)双方认为需要订立的其他条款。
第十一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拆迁房屋补偿、安置的具体标准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搬家补助费标准。
第十二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应当向批准拆迁的房屋拆主管部门申请裁决。被拆迁人是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裁决。
裁决机关应当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裁决;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裁决的,经裁决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