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目前我省中药生产中相对落后的提取、分离、精制等技术进行改造,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已成熟的先进生产和检测技术。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树脂吸附技术、膜分离和浓缩技术、喷雾或冷冻干燥技术、一步造粒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提高我省中药生产的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超微粉碎技术并示范推广。
3、加强适用中药生产特点的合理工艺研究,对成熟、先进的药品生产工艺进行推广。同时加强经典型中药装备、零部件、执行元件和在线检测装置的研究工作。制订相关工程化标准,逐步实现生产程控化、检测自动化、输送管道化、包装机电化,提高中药生产的工艺工程化水平。
(三)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建设
研究开发现代中药涉及多个环节,即需要充分的基础研究支持,又需要严格可靠的标准规范约束,还需要有符合标准条件的单位进行验证和评价。建立符合相应要求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体系,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基础。
1、重点加强中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的、市场需求量大的中药新药;加速开发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第三代保健食品;借鉴西药新剂型的成功经验,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研究开发适应中药现代化生产的制药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2、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组建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中药制药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充分利用现有研究开发机构的设备和力量,以现有条件较好的机构为主,打破部门界限,联合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集成我省中药科研力量,组建中药筛选评价、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药材种植指导等3个中心。“中心”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确定研究课题,引导企业在项目研究的前期阶段提前介入,实现科研生产的有效结合。
3、强化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成果,吸取现代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诸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药理模型及实验方法研究,中药药效、作用机理和方剂配伍理论研究,中药的毒副作用研究,建立中药系列标准规范,为我省中药产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后劲。
(四)规范化中药材生产体系建设
中药原料生产的规范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提供高质量的中药原料必须从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抓起。
1、选择河南优质中药材如“四大怀药”、金银花、辛夷、连翘、丹参、山茱萸、银杏、杜仲、红花、柴胡等,分别在优质药材的原产地建立一批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园,集研究、开发、示范与一体,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