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京政发〔2001〕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九五”期间,本市为推动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制定了《首都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了《首都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和《首都信息化标准化指南》。电子政务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初步建成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国家各大信息网、北京有线电视网、市主要部门的内部网在平台上实现了互联互通,政务信息网络和信息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政务网上公开取得较大进步,123个市属机关、单位在“首都之窗”上建立了网站,密切了政府与群众联系,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机关办公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有40多个部门和16个区县政府机关初步建成了业务应用系统或领导决策服务系统;市政府电视会议系统已经连接了36个会场,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电视电话会议网络;一批政府应用信息系统已经相断建成或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虽然本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作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缺乏统筹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电子化、网络化办公水平还很低,不能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管理的需要;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不够,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部门所有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资金投入不足且过于分散,制约了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会议精神,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加快本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引发着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电子政府”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关系“十五”期间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是建设数字北京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信息化,即是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条块协调、整合发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政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基础、应用为重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推动职能转变和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政务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总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年底初步实现面向社会的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行政机关内部办公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在此基础上,再利用三年的时间,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建成本市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