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认真抓好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扩大创汇创收渠道
扩大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利于改变旅湘游客的消费结构,增加旅游外汇收入。各地要加强旅游商品的生产、开发,确定和兴办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积极发展我省旅游新产品,逐步建立我省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销售问题的批复》(国函〔1992〕171号)的精神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审批及管理办法》的规定,选择一批旅游商品生产厂家争取成为全国旅游商品生产定点企业,由国家和省给予重点扶持。对国家给予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的政策,有关部门不得截留。长沙、大庸、南岳、岳阳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销售旅游商品的经验,选择出进比较方便、游客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商业、轻工、旅游等部门要在各旅游景点,参观游客出进其他场所建立旅游购物专店,逐步在全省形成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对于适应国际市场购物需求的旅游商品,外贸部门要积极推销,增强全省的旅游创汇创收能力。
六、坚持内外结合,大力发展国内旅游
在现阶段,我国国内旅游的市场十分广阔,潜力很大,要按照国际旅游、国内旅游一起上的方针,积极鼓励、扶持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的开发,要根据国情、省情,长远规划,循序渐进,讲求实效。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的起点要高,规模要相应扩大,有关的配套设施、网点布局要同时考虑国内旅游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打破地区、部门界限,在旅游交通、景区建设、产品开发和客源组织与接待服务等方面加强联合协作,共同发展,以逐步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国内旅游市场。要建立健全国内旅游行业组织、服务保障体系和服务质量标准,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要有控制地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私费出国出境旅游业务,保证这一业务的健康发展。
七、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关系旅游业的兴衰。全省旅游系统要逐步实现服务规范化、硬件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要加强对各类旅游人才的开发培训,提高队伍的素质。今后三至五年内,要有计划地在重点旅游区所在的地市州建立旅游培训中心或旅游专科学校,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可与旅游部门合办旅游专业,以形成旅游人才培训网络。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各类旅游企业应优先招聘具备一定学历和专业水平的人才,对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翻译导游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实行资格管理。各类旅行社必须继续坚持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旅游宾馆饭店、购物商店,餐馆酒楼要分别实行星级管理和涉外定点管理。各旅游业务经营单位必须按标准提供质价相符的旅游服务,不准提价、乱收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各级公安部门做好涉外宾馆饭店、旅游场所的治安保卫工作,优化旅游环境,保证游客安全;认真处理旅游投诉,维护海内外游客的合法权益。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一支政治思想强、业务精、具有开拓精神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八、加强领导,深化改革,把旅游业的发展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