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林下参的封育区根据其生产情况和生态习性确定封育方式。
第六条 封育期限为8至10年,封育期满由乡(镇)人民政府,国有林场申报,自治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到封育标准的,可以解封,未达到的续封;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解封,特殊情况经乡(镇)人民政府、国有林场申请,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 封山育林区应边界清楚、面积准确、图表一致、设立标牌,订立制度、落实责任、建档造册,由乡(镇)人民政府、国有林场负责,报自治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 对封山育林区应因地制宜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补植等培育管理措施;村民自留山是荒山的,可自选树种造林,纳入封山。
第九条 封山育林区禁止开荒种地、放牧、挖土、采石、采砂;未经批准不得开矿改变林地用途。
第十条 实行专职护林与群众护林相结合。每2000亩左右封山育林面积配备一名专职护林员。护林员由封山单位民主推荐,乡(镇)人民政府、国有林场批准,报自治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国有林场、村民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护林组织,结合本场、村的实际,制定护林公约,公布于众,严格执行。
第十一条 护林员的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法规。
(二)巡护山林,有权制止盗伐、滥伐林木、随意在野外用火、非法猎取列入保护的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烧柴实行按年按户限量,按自治县人民政府的规定,分别由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批准。
烧柴不准砍伐用材林,可由速生薪炭林、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和在承包山林内割灌木解决。提倡烧秸杆、茬子、蒿草、树叶。
推行建节能炕灶,实行多能互补、开发利用新能源。
第十三条 在封山育林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乡(镇)或自治县人民政府给予表扬或奖励。
(一)护林员严格履行职责,护林工作成绩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