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市属国有工交等“上船”企业承包上交财政收入清算兑现有关财务问题的通知[失效]

  1.新制度规定企业长期借款利息和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按《衔接办法》,6月30日前的借款在7月1日前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及7月1日以后新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按其承受能力在当年财务费用或暂挂递延资产科目处理;7月1日以后的新借款的利息和汇兑损益在当年财务费用中列支。在考核承包上交财政收入时,只对企业7月1日后借入的长期借款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计入当年财务费用计算影响上交额减去上一年税前还贷中归还的利息后的差额进行换算考核。
  2.实行新财务会计制度,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变完全成本法为制造成本法后,企业截止到6月30日的产成品、在产品已分摊的费用按衔接办法暂挂在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随产品销售随摊销。对这部分前期费用当期摊入损益部分影响上交财政收入数额可以换算考核。
  3.企业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销售收入实现以后,对在实行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下的未收到货款发出商品提前转作销售收入影响上交财政收入的实际增加额剔除计算。计算办法:影响上交额=发出商品转作销售收入数×当年销售利润(利税)率×所得税率-年末欠交所得税(税金)。
  4.按新财务制度规定,联营企业或国营合营企业按照“先税后分”的办法比原来实行“先分后税”办法承包企业多交纳的所得税影响上交财政收入增加额剔除计算。
  5.根据清产核资和资产授权试点企业的有关政策,企业未消化的以前年度挂帐损失(含产成品清查挂帐损失、清理出的潜亏挂帐数),经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冲抵固定资产重估增值(资本公积)和资本金后,使企业当年成本或营业外支出中摊销的潜亏挂帐数额比原定本年消化计划数减少而增加的应上交财政收入增加额剔除计算。
  6.由于实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增加了企业当年成本费用负担,企业当年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挂帐有困难的,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当年比1991年实际消化挂帐损失少摊销的部分相应增加的上交财政收入数额剔除计算。
  (三)企业因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而出现的其他影响上交财政收入因素原则上由企业自行消化;个别行业或企业由于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其影响上交数额较大的其它项目另行报请研究处理。1993年企业在执行承包协议内容中对企业仍有影响的其它客观因素,原则上继续按1992年计算办法考核。
  二、企业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影响因素的考核兑现原则和办法
  鉴于新财务会计制度由于计算或核算的方法不同,使企业当年或近期的资金占用结构发生变化,并未影响企业实际利益的情况,1993年对于未完成上交财政收入指标的企业实行换算考核、挂帐欠交的办法,即对由于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增减上交财政收入的主要项目及影响因素相抵后的净影响额换算考核,但不核减企业当年承包上交财政收入指标,其实际差额仍作为欠交财政收入在“应付利润”项目中列示反映。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不足交纳承包上交财政收入的差额,应由企业盈余公积金弥补,盈余公积金不足弥补的,用企业以后年度的所得税后利润和盈余公积金弥补。企业未交足承包上交财政收入的,不得进行税后利润分配。企业由于执行新制度影响未完成当年承包收入的部分可以不影响计提盈余公积金。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