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省海洋与渔业厅对海损事故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情况调查核实后,向省财政厅申报补助资金;
(三)省财政厅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厅申报的海损情况核定补助资金数额,并将资金划拨给省海洋与渔业厅,由省海洋与渔业厅及时、足额发放给渔民。
第七条 经批准赴南沙海域从事捕捞生产的渔船,出航前必须由渔业船舶检验部门对船体进行估价,由渔政部门在《渔业捕捞许可证》上载明渔船价值及网具、工具数量和价值。
赴南沙海域从事捕捞生产遭受各种灾害及涉外受损的渔船,由渔业船舶检验部门作出鉴定报告和损失估价,经省海洋与渔业厅核准后,按以下标准给予补助:
(一)渔船遭受自然灾害和海损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按核定损失额的30%补助;
(二)渔船遭受涉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按核定损失额的40%补助。
第八条 我省赴南沙海域从事捕捞生产遭受各种灾害及涉外事故中伤亡的渔民,按如下标准给予补助:
(一)死亡渔民每人补助人民币3万元,受伤致残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补助2万元,受伤害致残但尚能保持劳动能力的给予1万元以下补助;
(二)遭受外国军队无理拘捕或受判入狱的渔民,适当给予生活费补助,每人每月补贴生活费800元,不足1个月的按每日30元计,但1年补助累计不超过1万元;
(三)人员伤残程度界定,参照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的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第九条 在南沙海域的海难救助中发生的费用、表现突出的渔船和个人奖励金、事故勘查费用等可从风险资金中开支,并按“报帐审核制”办理。
第十条 因下列原因造成渔船海损、抓扣、没收等涉外事故的损失,以及渔尾人员死亡或伤残的,风险资金不予补助:
(一)不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和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擅自赴南沙海域从事捕捞生产的;
(二)不配齐职务船员,未经船检部门检验合格和渔港监督机关登记办理出海签证而擅自出航的;
(三)未经边防部门办理《出海渔船民证》的;
(四)未办理出海渔民互保及南沙海域生产附加涉外责任互保的;
(五)由于船员或受益人的故意行为或欺诈行为造成损失的;
(六)有危害和破坏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行为的;
(七)船员自杀、自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