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1年以上的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初中毕业生,愿意报考技工学校和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经相应的考试后可录取为正式生,学习期限连续计算;参加1年以上的劳动预备制培训的高中毕业生,报考高级技工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对承担劳动预备制培训任务的定点培训单位开办的生产实习基地,应享受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工厂相同的减免税政策,开发实习基地所需资金、场地、水、电、气等,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解决。
五、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调节劳动力供求、减缓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级政府要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劳动保障、教育、人事、计划、经贸、财政、工商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劳动预备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劳动行政部门。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劳动预备制度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组织制定工作计划、扶持政策,落实经费,督促检查劳动预备制度执行情况。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把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纳入劳动保障工作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本地区劳动预备制培训的组织实施、综合管理、监督检查和咨询服务等项工作,并主动与教育、财政、计划、经贸、工商等部门协调,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和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组织落实。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度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并负责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高、初中毕业生人数的统计汇总。鼓励、支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积极承担劳动预备制培训,协助劳动部门做好劳动预备制培训机构的评估工作。
各级计划部门要将劳动预备制度纳入当地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全面推进和建立劳动预备制度的扶持政策,支持劳动部门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各级经贸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将职工培训、就业准入等项工作列入企业厂长、经理的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予以考核,协助劳动部门全面开展职业培训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劳动预备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有关政策规定,宣传各地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工作进展、招生动态、培训信息、就业需求及典型经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在每年初、高中生毕业前夕,开展劳动预备制度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符合劳动预备制度培训的对象主动地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大力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的顺利实施。要把劳动预备制度同下岗职工再就业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手抓再就业,一手抓劳动预备制度,尽可能地采取措施,做好分流安置和缓流储备工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