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1998)[失效]

  第五条 未成年人应当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奋发向上,自尊自爱,积极配合和接受家庭、学校、社会和成年公民的有益教育;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依法提出控告和申诉的权利。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并组织实施。
  市和区、县(市)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并在同级共青团组织设立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七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人民政府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职责:
  (一)宣传和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二)检查、监督本办法的实施;
  (三)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四)接受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或者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五)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向有关主管机关和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推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经验,组织开展有关的学术研究;
  (七)对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或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表彰、奖励、授予荣誉称号的建议。
  第九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鼓励境内外单位和个人为开展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捐赠或资助。

第三章 家庭保护

  第十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提高自身素质,对未成年人言传身教,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行为和科学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其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对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诱骗、胁迫、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予以制止,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使其辍学。
  对旷课、逃学、辍学的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促其尽早返校就读,不得放任不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