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以大中城市区域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产地批发市场为基础,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信息灵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到2005年,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380个以上,交易额达到540亿元,其中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5-10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0个以上,基本满足全省农产品流通的需要。
(一)粮食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实行粮食批发准入制度,加强对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引导、调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粮食交易法规,维护粮食流通的市场秩序,确保人市交易者公平竞争和粮食的有序流通。要从产、销区的实际出发。加快培育区域性、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规划期内,省重点扶持无锡米市等4-5个区域性的、大型的粮食批发市场。
(二)棉花批发市场。积极稳妥地建立以省棉花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棉花集中产销区为依托的棉花批发市场。近期,先行完善省级棉花批发市场,与国家主办的棉花批发市场联网,重点发展产棉区批发市场,加快制定和完善省棉花批发市场准入制度和交易规则,使其尽快进入实际运转,充分发挥其价格形成、信息传递和指导农民生产的功能。
(三)蔬菜批发市场。充分利用现有蔬菜批发市场的场地和设施,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蔬菜分级、加工、保鲜、改装,提高蔬菜的净菜率和附加值,为向超市配送创造条件。至2005年全省蔬菜大中型批发市场达80个,其中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集分级、加工、保鲜、包装、配送等多种功能的重点批发市场6-8个,5-10亿元的批发市场15-20个。
(四)水产品批发市场。目前我省水产品批发市场已基本上满足渔业生产和水产品流通的需要,今后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主要是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完善设施、增强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规划期内,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实行总量控制,重点扶持面向全国和全省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到2005年全省水产品批发市场总数达80个以上,其中面向全国和全省的水产品批发市场10-15个。
(五)干鲜果批发市场。干鲜果种类多且具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我省果品生产品种较少,是各类干鲜果的主销区之一。在干鲜果批发市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江苏地处南北交汇、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及消费量较大的需求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大型干鲜果批发市场。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批发市场,增加其分级、加工、保鲜、包装等功能。进一步改造市场设施.改进交易方式,以现货为主,逐步发展远期交易。建设信息网络,增强与主产区的信息交流。逐步将我省重点果品批发市场建成全国干鲜果集散中心之一。同时根据我省干鲜果的生产、消费特点,在主产区建成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各大中城市建设一批综合性干鲜果销地批发市场。至2005年,全省形成区域性大划批发市场、产地专业批发市场、销地综合批发市场共70个,其中区域性大型果品批发市场10个。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