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17.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学校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人员编制、工资总额定期包干管理。试行基础教育学校新教师任用合同制。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精简富余人员,优化教师队伍,提高生师比,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教育质量。
  加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师队伍的责任。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任用、辞退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建立教师轮换制度。农村学校以乡镇为单位聘任教师职务,体、音、美教师可以跨村任教。认真做好转岗教师管理服务工作,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地方政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经费支持。努力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继续开展“名校、名师、名校长”评选活动,提高城镇教职工住房水平,通过“关、转、招、辞、退”等途径,在本世纪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五、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8.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积极改革农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服务,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农村初、中等教育阶段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增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把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使未升入上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普遍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各地政府要采取提供农林场地、提供技术和资金、加强校产基地建设等得力措施,把学校建成教育中心、科技示范中心和农业生产实习中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职教中心由县级政府统筹,扩大办学规模,实行一校多功能,集中办学、管理,分口服务。农业广播学校、燎原学校、电视中专、农民业余文化技术学校要围绕生产需要,开展实用技术推广培训,提高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
  19.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继续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技术教育。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紧密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企业技术升级,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中、高等职业学校要改革办学模式,实行产教结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把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作为重点,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要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不断加强岗位、转岗、分流和再就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教育,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开展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
  20.高等教育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高等学校要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保持一支精干、高效的研究队伍跟踪学科前沿,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大多数高校科技力量要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提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实用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高校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要发挥多学科优势,为政府决策和企事业发展当好参谋。扩大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规模,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和大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工作。高校要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建设几个高校科技园区。到2010年,高校科技产业要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加大“科教兴农”力度,围绕“两高一优”农业,组织实用技术推广和培训。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