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建立甘草、麻黄草资源保护和建设责任制。按照“谁培育、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尽快建立甘草、麻黄草保护和建设责任制。县(市、区)、乡(镇)政府在确定草原使用权及推行草原承包责任制时,要把甘草和麻黄草资源保护、建设的任务明确落实到村、联户或户。尚未明确的,必须尽快把责任落实到有关单位和个人。
7.鼓励和支持人工种植甘草和麻黄草。各级政府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省内外单位和个人,以多种形式投资建设甘草、麻黄草生产基地,并实行种植、采集、销售一体化经营。把人工种植甘草和麻黄草基础建设规划纳入防沙治沙、退耕还草建设规划。同时要大力支持科研机构开展甘草和麻黄草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的研究和开发。
四、协同作战,严格管理,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
各级公安、环保、农牧、工商、商贸、交通、药品监督等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负其责,协同作战,严肃执法,做好禁止采集、销售发菜和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工作。
各地要广泛宣传国务院《通知》精神,以各级人民政府的名义发布禁止采集、销售发菜和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的公告,并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采取专题宣传、跟踪报道、现场曝光等多种形式,将国务院《通知》精神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采集、销售发菜和滥挖甘草、麻黄草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各地要设立、公布群众监督电话。在禁止采集销售发菜和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的同时,要帮助群众开展多种经营,积极拓宽致富渠道,把禁采、禁销、制止滥挖工作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治本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组织公安、环保、农牧、工商、商贸、交通、药品监督等部门在近期内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对继续采集、销售发菜和滥挖甘草、麻黄草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各地(州、市)行署(政府)要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清理整顿的自查工作,并将清理整顿情况书面报告省政府,同时抄送省环保局。省政府将于9月上旬派出检查组,对各地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政府《通知》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附件:我省野生固沙植物群采主要分布情况
附件: 我省野生固沙植物群采主要分布情况
1.采集发菜集中的地、县:
庆阳地区:环县、华池县。白银市:靖远县、景泰县。金昌市:永昌县。武威地区:民勤县、古浪县。张掖地区:山丹县。酒泉地区:安西县、敦煌市、玉门市、金塔县。
2.采集甘草集中的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