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电力大通道建设。抓住“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优先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清江、汉江等流域的梯级滚动开发,优先开发大中型水电,形成三峡区域总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左右的水电基地。抓住国家在我省建设电力输配枢纽中心和实施电网改造的机遇,加快全省农网和城网的改造步伐,推进全省高水平的电气化。
加快管输大通道建设。与有关省、市配合,加快“川气东输”和“西气东送”工程建设步伐,力争在2010年前后完成“川气输鄂”工程建设,构筑管输大通道。改善我省的能源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原料结构,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信息大通道建设。要发挥武汉市作为全国信息枢纽的优势,以建设信息大通道、推进“三网”(互联网、有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进家、电子邮政商务为重点,加大传输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接入网、数据多媒体网的建设,加快完善和建设电视网、电台网、电信网、因特网和邮政网。通过建设超大容量宽带高速信息网,加快我省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十四)紧紧抓住国家加快三峡工程建设和加大堤防建设投资力度的机遇,继续积极参与、支持、服务三峡工程建设,继续加快以长江、汉江干堤加固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要以三峡工程市场为导向,根据三峡工程进度要求,抓住重点,组织企业团队竞标,力争多中标、中大标,争取占有更多的份额。要积极做好接受三峡电能的前期准备工作。妥善解决湖北电网的调峰问题,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有计划地改建调节性能差的水电站,实现水电补偿。建设一定数量调节性能好的火电项目,实行容量补偿。实行丰枯和峰谷电价,鼓励丰水期多用电,更多地消化季节性电能。在三峡电站周围地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耗能型、耗水型、环保型的工业项目。
五、实施“东拓西进”策略,加速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十五)东部拓展。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取东部吸引与东部拓展相结合的策略,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东部乃至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进一步发展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合作。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产品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与东部的合作力度;在产业流动方面,积极向东部地区靠拢,努力提升和壮大我省相关产业。一是大力拓展东部市场,与东部建立紧密的产销协作关系,使我省低成本、有特色的产品打入东部市场。二是以武汉等城市为载体,坚持互利互补、扬长补短的原则,与东部实行广泛、灵活的联动联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做好“东引”嫁接工作。特别是结合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吸引一大批东部乃至国际上的名优大企业、名优品牌来鄂投资,实现我省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