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抢抓
西部大开发机遇、推进湖北更快更好发展的决定
(鄂发〔2000〕16号 2000年8月1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趋势、大政策、大工程,我们必须抓住这一世纪工程,奋力推进湖北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此,特作以下决定:
一、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积极应对严峻挑战
(一)要清醒地认识湖北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发挥优势,争取主动,乘势而上。我省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具有四个优势:一是“承东启西,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我省位于中西部结合部,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较强的辐射力。铁路、公路、电力、水运、通讯等基础设施贯通南北、承东连西,优势明显。二是产业比较优势。与西部大部分省、区、市相比,具有基础设施较完备、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与东部省、市相比,具有资源开发成本低的优势。三是科教实力优势。科技教育和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发挥我省科教优势,在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可以大有作为。四是资源潜力优势。我省西部地区水能、破产、林特、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与相邻的西部省、市相比,具有离东部地区更近、交通运输更便捷的开发优势。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也是东、中、西部优势互补、互相融合、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过程。西部大开发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新的空间、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推进我省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在看到湖北的优势和机遇的同时,还要冷静分析面临的严峻挑战。首先,湖北正面临“东西夹击”的竞争态势。一方面,东部地区利用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取得了“先发效应”,国民经济在高基数、高水平上实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的特征,整体竞争力很强。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正在形成,国家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到位,西部地区正在奋起赶上。其次,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相对滞后,经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优势的发挥。全省上下务必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奋图强,开拓进取,树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雄心壮志,在抢抓机遇中争取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