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扶持皖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要以改革的思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融资和引进外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坚持国有、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谁投资,谁受益,调动社会各方面兴办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积极与国外大旅行社开展合作,借助境外资金和力量,发展国际旅游,并联手兴办合资旅行社。
六安市要抓紧论证,精心包装一批重点旅游产品招商引资项目,采用项目特许融资,运营权或收益权融资、筹资、引资等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实行“低门槛”政策,引导境内外客商开发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娱乐和服务设施。
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从省旅游发展资金中安排200万元,用于支持皖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六安市、县(区)按1:1,争取金融机构按1:4的比例分别落实配套资金。积极采取政府投入、社会筹资、银行贷款等办法,改善皖西地区旅游交通条件。省及市计划、交通、旅游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进入景区、景点的旅游线路建设;运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购置旅游车辆;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贷款,扶持重点旅游企业和项目。
对重要历史遗址和革命旧址,积极报批,争取列入省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国家支持、批准天堂寨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以疏通文物保护等资金渠道,改善旅游景点状况。
五、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六安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皖西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工作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宣传促销。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联合”的观念,打破区域、部门、行业的界限,协调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相关产业联动,共同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强化旅游规划管理,把依法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旅游主管部门在培育旅游产业的工作中,要真正负起责任,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
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旅游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善于经营、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队伍。要选拔政治强、作风正、懂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充实旅游企业。要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旅游队伍综合素质;要增强“窗口”意识、服务意识,全面开展创“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美环境”活动和文化风景名胜区、“优秀旅游景区”活动,彻底活动“脏、乱、差”,进一步治理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强化治安管理,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实行质量认证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为旅游者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省直各部门要加大对皖西旅游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在扶贫资金(包括财政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旅游发展资金、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及旅游国债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六安市尽快形成区域旅游经济,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