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题的标准、目的和实际完成的情况。
(三)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水平。
(四)应用情况和实际检验的效果。
第十二条 应用科技成果采用检测鉴定形式进行鉴定。由国家、省、市授权的专业检测机构按国爱标准、行业标准(没有检测标准的,按检测机构和被检测单位研究制定、并经主管部门审定的标准)进行检测,并形成检测报告。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根据检测报告作出评价,形成鉴定证书。
第十三条 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应用研究理论成果、软科学成果和不需要现场复试的应用技术成果,采用函审形式进行鉴定。由主持鉴定单位将科技成果全部资料函寄给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各委员,委员根据资料提出鉴定意见。主持鉴定单位综合鉴定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形成鉴定证书。
第十四条 列入国家、省、市计划科技项目的科技成果采用验收形式进行鉴定。由市科委、列项单位、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按科技项目任务书或技术合同规定的验收标准、方式进行验收,同时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并形成鉴定证书。
第十五条 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的科技成果和以函审鉴定无法达到目的的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应用研究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由主持鉴定单位召开鉴定会进行会议鉴定,形成鉴定证书。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用技术成果,视同已通过鉴定,由市科委或市直各部门做出评价,形成鉴定证书。
(一)已经生产实践证明技术上成熟,并由实施单位(本企业应用的,由企业主部门)出据,证明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
(二)按技术合同的规定验收合格,并由实施单位出据,证明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
第十七条 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到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登记、审批。未经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鉴定的科技成果,一律无效。
第十八条 参加科技成果的鉴定人员,由成果完成单位按有关规定发给技术咨询费。
检测鉴定机构可按有关规定收取检测费。
第十九条 农机、种子、标准计量的科技成果鉴定,按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