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达标,实现企业自身结构合理化。我省相当多数量的企业经济规模不合理,要从解决这个问题出发,把开发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与企业组织构调整结合起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达到企业经济规模合理的目标和企业管理升级的目标,实现企业自身结构合理化,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八五”末期,各行业要力争有相当一批的企业达到经济规模合理化的要求,还要形成一批企业经济规模合理、效益高、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群。二是抓扶优抑劣,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要结合治理整顿,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企业包(租)企业、企业兼并、参股和控股,建立联合体和企业集团、破产等形式,对一些停产、半停产、亏损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联”,使其向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靠拢,以大带小,以优带劣,逐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三是抓改组和改造,实现生产组织的专业化。要围绕发挥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优势,按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要求,对一些企业进行改组,进行群体改造,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八五”末期各厅局、各地区都要制定规划和措施,形成一批小而专为大企业协作配套的小型“巨人”企业。四是抓优化组合,建立企业集团,实现企业组织的高效化。在调整中要发挥大中型企业和优势企业的骨干作用,以他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或企业联合体,发展规模经济,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优势产业的形成,发展基础产业。根据需要和可能,到“八五”末期建立若干个企业集团和企业联合体。
(二)调整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企业进行优化组合的主要形式是:资产经营一体化的企业集团、紧密和半紧密型的企业联合体、较为松散型的经济技术协作网、一个或几个企业实行资产一体化经营。实现这四种形式的手段:企业包(租)企业、企业兼并、法人股份制、行政划转、拍卖、“一厂两制”股份经营或联合分利经营等多种形式。建立企业集团是进行企业优化组合的一种主要形式,具备条件的应积极组建。但它不是唯一的形式,要防止在调整中同类企业简单相加归大堆的做法,避免刮集团化风的倾向。组建企业集团,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按照集团的条件和标准,精心设计,认真进行组织和实施,提高成功率。一部分有生产内在联系的企业和单位,还可以建立联合体或经济技术协作网。
(三)调整规划的制定要条块结合,以条条为主。
省直各企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全省经济发展规划和全省调整规划的要求,以行业发展规划为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搞好纵向和横向衔接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制定出本行业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使行业调整规划既能符合全省调整规划的要求,又能符合各地区的实际。为了使规划能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行业管理,搞好监督、协调和服务。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全省和行业调整规划要求,制定出本地区的调整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全省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的落实。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