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化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9修正)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中,瑶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和比例,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由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瑶族公民所占的比例应高于瑶族人口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应当有瑶族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
  第八条 自治县人民政府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县人民政府由县长、副县长、局长等组成。县长由瑶族公民担任,副县长中应当有瑶族公民;其他组成人员中,瑶族公民所占的比例应高于瑶族人口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有一定数量的瑶族人员。
  自治县人民政府实行县长负责制,县长主持人民政府的工作。

第三章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九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职能和工作,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自治县人民法院的院长或者副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者副检察长中,应当有瑶族人员,工作人员中应当有瑶族人员。
  第十条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审理和检察案件时,应当保障各民族公民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审理和检察涉及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和民族问题案件时,除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外,还应当根据本条例和自治县有关单行条例及变通规定或者补充规定。

第四章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十一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自治法规定的原则,依照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自治县在实施国家法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法规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变通或者补充才能保证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遵守和执行时,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当地实际制定该法律法规的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实施。
  第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上级国家机关规定的原则及自治县的特点和需要,决定工作部门的设置和编制员额。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