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北省减灾规划(2000-2010年)》的通知

  (三)社会减灾
  加快落实河北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步伐,进一步加强全省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完善地震监测设施的优化和改造,加强地震通讯网建设,实现通讯现代化;制定各级城乡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预案,完善预案体系,提高地震快速反应能力;完善抗震救灾的物资储备制度,做好抗震物资储备工作;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防震减灾决策指挥中心,为政府快速决策和指挥抗震救灾提供及时、高效、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重点做好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河北项目,河北南部三市(邯郸、邢台、衡水)地震监测预报及应急决策指挥技术系统建设;河北省地震重点监视区及大中城市震害预测,河北省震害快速评估与辅助决策GIS系统建设;地震台站基地及环境建设与改造。
  加强对减灾工作的宏观管理,加快减灾立法的进程;编制全省的综合减灾规划;制定灾害风险区划;提高减灾综合信息的采集、处理、运用和共享水平,完善重大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减灾综合协调能力;制定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完善灾害应急指挥、调度和通讯系统;建立健全减灾物资储备系统;开展灾害综合评估工作,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体系。
  通过新闻媒介、各种刊物、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减灾宣传,增强全民的减灾意识,加强中小学校的减灾教育,开展不同层次的减灾专业教育,提高灾害管理水平。
  加强减灾科研工作,重视对灾害形成、发生和发展的时空分布规划,灾害对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和相互作用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推进防治重大灾害的应用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加快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实用科学技术和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在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
  提高企业及社会群体对保险的认识,强化保险机制,鼓励企业、个人参加财产保险,增强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积极推动救灾捐赠工作的经常化和社会化,提倡民间的互助互济活动,鼓励社会团体广泛参与减灾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提高抗灾能力;完善灾害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的抗灾和应急能力。
  (四)减灾国际合作
  工程减灾方面,鼓励在重大减灾工程建设中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建立各种类型的减灾示范区或示范工程。
  非工程减灾方面,积极推动在政府减灾能力建设,信息交换,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