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北省减灾规划(2000-2010年)》的通知

  (二)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
  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减灾工程,广泛应用减灾科技成果,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建立比较完善的减灾工作运行机制,减轻各种灾害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1、农业和农村减灾。贯彻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指导方针,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减灾体系。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搞好大中型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搞好水土保持。继续把治山兴林涵养水源作为控制我省山区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的重要工作,结合首都周围绿化、太行山绿化等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对省会周围、白洋淀上游集水山地、大中型水库库区流域、主要河流上游汇水地等重要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在坝上及平原区的重点风沙区,对现有防护林工程进行补充、完善和提高,尽快建成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复合防护林体系,并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控制土地沙化,减轻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
  2、工业和城市减灾。基本完成全省县级以上城镇和大中型企业的综合减灾规划,并分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城镇及其建(构)筑物和工程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抗灾设防标准;各种威胁工业生产发展和城市安全的灾害得到有效治理或控制;重要城镇、工业基地、生命线工程和骨干企业具备抗御较大灾害的能力,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类生命线工程达到遇中小灾基本不受影响,遇大灾能够短期恢复;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减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3、区域减灾。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减灾工程体系,实现区域减灾工程与区域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重点区域的灾害损失率明显减少;高风险区综合减灾规划得到实施,资源的开发基本实现规范化管理;人为次生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减灾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在同类地区得到较大范围推广;综合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4、社会减灾。减灾科技和教育队伍基本满足各种层次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减灾教育全面普及,全民减灾意识明显增强;灾情监测预警和灾害信息传递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民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备灾和灾害救援能力得到加强,保险成为灾害经济补偿的重要手段,减灾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政府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形成国家和地方现代化的减灾管理体系,使我省的减灾非工程建设接近和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