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北省减灾规划(2000-2010年)》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
 《河北省减灾规划(2000--2010)年》的通知
 (冀政〔2000〕28号 2000年8月15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政府同意《河北省减灾规划(2000--2010)年》,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河北省减灾规划(2000--2010年)
      (河北省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二000年六月六日)

  我省是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特别是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减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河北省中长期减灾规划。
  一、自然灾害及减灾工作基本情况
  (一)自然灾害概况
  由于受气候、地理、地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河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地区,且种类多,频率高。建国以来,我省几乎年年有灾,甚至发生过一些百年未遇的特大灾害。1949年到1989年我省主要灾害以水旱为主,并兼有地震、冰雹等灾害,其中以水灾为主的17年,以旱灾为主的23年。地震灾害以1966年的邢台、1976年的唐山和1998年的张北地震为甚。进入90年代,除1994、1996年以水灾为主外,其他年份主要以旱灾为主,局部有风雹、洪涝、霜冻、病虫、地震等灾害。
  据资料统计,1949年至1989,我省农作物成灾面积2000万亩以上的重灾年就有22年,1963年洪水灾害造成倒塌房屋1265万间,死亡5300人。1976年唐山地震,使一座工业城市毁于一旦,242419人死亡,164000多人伤残,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全省40年来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800万亩,成灾面积2000万亩。因灾累计倒塌农房2845万间,死亡722635人,减产粮食214.35亿公斤。
  (二)主要减灾工作
  省委、省政府对减灾工作极为重视,始终作为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89年成立了河北省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减灾活动,指导各级开展减灾工作。各级政府对减灾工作十分重视,并逐步加大减灾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减灾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减灾综合能力有所增强,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减灾协作有了新的进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减灾宣传和教育活动,加速了减灾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全民的减灾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科学技术在减灾工作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灾害损失增长趋势得到一定抑制。
  1、减灾工程建设成绩显著。根据我省春旱秋涝,旱涝交替,且往往多灾并发的特点,对大面积干旱、病虫害和洪涝多发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减灾工程建设。建国以来,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1115座,总库容量达104.51亿立方米。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每年完成统防统治面积1000万亩以上,并在全省建立了病虫测报网,运用微机对全省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综合防治,降低了病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气象减灾方面,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河北分系统的建设成功,使信息传输速率提高了30倍,信息量增加上百倍,飞机人工增雨和高炮(火箭)防雹人工影响天气在防御干旱和冰雹灾害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9万平方公里,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和防风固沙作用。在造林绿化方面,重点实施了以首都周围绿化、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等重点工程为主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53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近19%,较建国初期提高15个百分点。我省对1978年以后的城市、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对原有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建设工程进行了抗震加固,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科学并合理地确定了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从1986年至今,我省已编制完成9个地级市、100个县城、20个大型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规划,这些规划在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中,在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