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科技扶贫活动的通知

  (五)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挥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突击力强的优势,成建制参加贫困地区“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为群众科技致富创造条件。沿江滨湖地区军分区、人武部,要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沿江干堤、重点圩堤等防洪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做好“治水富民”文章;山区各人武部,要积极响应省政府关于实施“跨世纪绿色工程”的号召,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搞好植树造林,绿色荒山荒坡,增加植被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要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当地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推广良种良法。要把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结合起来,努力扩大旱涝保收面积。积极支援贫困地区修建乡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帮助贫困地区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
  (六)帮助贫困地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开展“四进”家门、争创“十星”级文明户和创建文明村镇等活动。要围绕转变社会风气和维护社会稳定这两个重点,教育引导民兵群众改变愚昧落后的不良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移风易俗,不搞封建迷信,抵制歪理邪说;转变传统观念,净化村风民风,树立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已脱贫地区,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要积极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配合地方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科技扶贫活动的措施、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认真学习新时期民兵工作指导思想和上级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使大家充分认清开展扶贫活动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实际行动,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政治任务;认清科技扶贫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的现实需要,是“科技兴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认清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实践我军根本宗旨的实际行动,是省军区系统义不容辞的职责和长期任务,从而增强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自觉投身科技扶贫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扶贫工作当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总体规划,做到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实施。要重视发挥人武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帮助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扶贫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听取部队对科技扶贫工作的建议,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支持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科技扶贫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级老建办在制定扶贫攻坚计划时,要将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扶贫纳入其中,统筹规划,并在扶贫资金、项目安排上给予支持;农业部门要积极帮助民兵预备役人员掌握实用技术,帮助他们带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科技部门要及时提供科技服务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扶贫的科技含量。各军分区、预备役师、县(市、区)人武部和预备役团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开展科技扶贫活动的计划,主动争取支持。要建立有主要领导参加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扶贫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要根据上级的指示要求和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科技扶贫的目标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把挂村包户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做得好、成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任务完成不好的及时提出批评。各军分区、预备役师每季度要安排一名领导到扶贫点帮助指导。各县(市、区)人武部和预备投团领导每月要到扶贫点现场办公。师团单位机关要经常安排干部到扶贫点蹲点;人武部、预备役团每季度,军分区、预备役师每半年要专门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工作;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驻地部队把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打好扶贫攻坚战纳入拥政爱民工作规划。
  (三)不断改进扶贫方法。要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关于扶贫到村到户的要求,坚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基本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要继续坚持军分区、预备役师联系乡,县级人武部和预备役团联系村,乡、镇人武部联系组,村民兵连长联系户的建点联系制度,做到“五到村五到户”,即:计划分解到村,领导联系到村,帮扶措施到村,资金安排到村,工作深入到村;扶贫对象到户,帮扶人员到户,措施落实到户,项目覆盖到户,资金安排到户,确保扶贫任务的落实。要继续落实定目标、定对象、定责任、定成效、包脱贫的“四定一包”责任制。各单位原先确定的扶贫点,尚未脱贫的不得脱钩,已经脱贫的,要继续巩固,防止返贫。要把扶持到村到户与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走产业化扶贫的路子。要根据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良种,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的生产技术。各地对一些高产、优质、高效又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要予以重点扶持。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