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失效]

  (四)发展重点。根据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要紧紧围绕以下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构建加工和流通企业群体。
  1.粮豆薯麻系列。大豆重点开发大豆蛋白、磷脂、大豆精粉、速溶豆粉、精炼油、调和油、豆奶等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玉米重点开发变性淀粉、酸味素、糖类、药类等系列产品。水稻重点开发富硒、免洗、精洁、方便米等新产品。小麦要向营养强化面粉、添加专用营养成份、品质改良系列等专用粉方向发展。马铃薯重点开发脱毒种薯、精制淀粉、变性淀粉、精制粉皮、粉丝及膨化食品等。同时要积极开发小杂粮营养保健、方便食品等。充分利用粮食及粮食副产品,开发医药、淀粉糖、淀粉衍生物系列产品、高档工业酒精及各种溶剂、脂类等精深加工产品。亚麻要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和引进,发展亚麻纱、布和服装等系列产品的加工,着力提高加工的深度和工艺水平。
  2.乳肉革系列。乳制品要培育名牌,提档升级,增强竞争能力,重点开发功能乳粉、保鲜奶等。肉制品加工要向保鲜期长、食用方便、科学调味、合理配方的现代熟食制品发展。大力发展高档和具有特色的肉牛、肉羊、分割猪肉、大鹅、水产等产品。开发高档制革、裘皮等系列产品。对动物骨、血、脏器综合利用,研制开发生物制药等高精尖产品。
  3.菜瓜果系列。大力开发脱水菜、颗粒菜、汁液菜、粉末菜、速冻菜、保鲜菜、晒干菜等产品,扩大精深加工。突出发展具有寒地特点的果品加工业,生产维生素C含量高的果脯、果汁、果酱、果菜、果酒、果茶、浓缩饮料产品。
  4.北药系列。重点开发以黄芩、刺五加、人参、丹参、防风、龙胆、满山红、熊胆和苦参为原料的医药、保健系列产品。
  5.山特产品系列。重点开发山梨、猕猴桃、刺玫果、五味子、保健茶、山野菜、食用菌、东北黑蜂、蚕等罐头、保鲜、速冻、咸藏系列产品。
  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我省农业资源多样化的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产品、产业,特别是要抓住国内外市场对绿色食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尽快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五)发展目标。2001年省、地市、县(市)三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25亿元,增长速度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至8个百分点。其中50户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利税9亿元,分别占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的29%和36%。龙头企业牵动基地农户21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0%,牵动基地面积267万公顷,基地农户实现总收入340亿元,占全省农户总收入的60%。其中省级龙头企业牵动基地农户90万户,牵动基地面积120万公顷,实现总收入170亿元。建成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集团2个,5至10亿元的龙头企业3个,1至5亿元的龙头企业35个。2005年,省、地市、县(市)三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利税50亿元,增长速度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至5个百分点。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利税19亿元。龙头企业牵动基地农户30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70%,牵动基地面积533万公顷,基地农户实现总收入700亿元,占全省农民总收入的70%,其中省级龙头企业牵动基地农户140万户,牵动基地面积253万公顷,实现总收入360亿元。建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集团2个,10至20亿元的龙头企业5个,5至10亿元的龙头企业8个。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