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企业技术进步和重点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的实施意见

  针对以上情况,今后一段时期,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限制总量、压缩低效生产。全省生产能力近期控制在日处理甘蔗13万吨,糖产量150万吨以下。对原料不足、效益低下的20余户糖厂实行关停、破产。不宜发展糖业的地区通过引导、调整,实现整体退出,以解决重复分散和资源浪费的突出问题;二是选择一批基础好、规模大的企业,依靠高新技术,实施重组改造,发展综合利用和深加工。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10家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全国制糖50强。在规模化、集团化的基础上,引导以碳酸法代替亚硫酸法制糖工艺的技术改造,争取2005年碳酸法产品占机制糖的25%,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推进幼砂糖、微晶糖、绵白糖及液体糖等升级产品,年生产量分别达到5万吨、10万吨、10万吨和1万吨。有条件的企业,要集中力量开发食糖深加工产品和综合利用产品,近期可开发糖蜜味精、低聚果糖、蔗渣纸浆及纤维增强石膏板、单细胞蛋白等产品,实现年产蔗渣纸浆5万吨、蔗渣纤维增强石膏板3万立方米。全省糖业综合利用产品销售值达到20%以上,制糖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主要综合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八)建材
  我省的建材产品主要有水泥、平板玻璃、砖瓦、无机非金属建材及非金属矿等五大类,其中,水泥和玻璃,占有较大比重,并主要销往本省市场。年水泥生产能力2100多万吨,产量1600万吨,其中大中型回转窑生产能力400多万吨,占20%左右,产量250多万吨,占17%左右。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2%左右。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产品和低档品种比重大;总体技术水平不高,能耗高、污染重,其中水泥工业尤为突出,旋窑水泥比重比全国低2.6个百分点,扣除已属限制类的湿法、干法中空窑工艺的旋窑企业,国家“九五”推荐的窑外分解新型干法旋窑仅有6年生产线,设计能力156万吨,仅占总量的7.3%,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目前韩、日、泰等国水泥企业单线规模已达90万吨以上,国内合理经济规模提高到35万吨以上,而我省水泥企业平均规模只有8万吨。国家已明令淘汰的直径2.2米及以下机立窑在我省仍占1/4,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
  针对以上情况,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发展日产1000--2000吨级新型干法旋窑水泥,争取到2003年大中型旋窑水泥能力达到650万吨,比重达27%;2005年达900万吨,比重接近35%,能够规模化地生产全国40%的水泥品种,全省水泥工业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和落后技术比达到2:3:5。
  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立窑水泥厂较集中地区,要采用当前国内先进的干法窑外分解窑水泥生产工艺替代落后工艺,集中资金、重组建设日产1000--4000吨优质水泥熟料基地,有选择地将部分淘汰的立窑厂改建为水泥粉磨制备企业。当前主要发展高性能结构水泥和道路、大坝、矿井专用水泥。重点支持云南建材集团日产4000吨、宣威水泥厂日产1000吨、祥云县日产1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联合改造等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