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
《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浙委办〔2000〕44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单位:
《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0年6月14日
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0年6月3日)
为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1999〕17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1999〕36号)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高等院校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传播科学文化的殿堂。在新的世纪里,我们的绝大多数人才是由高校培养和教育的。国之兴旺,教育为本。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素质,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对推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通过各种途径加紧对我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邓小平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如何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不断改革,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针对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新情况、新特点,有效地加强教育和管理;如何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适应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等等。这些都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形势,及时地加以改进和加强,就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我省高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以邓小平理论“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重点的理论武装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得到明显加强;以校园文明建设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思想政治工作在保持高校稳定、促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四有”新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做好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同志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不够强,效果不够理想;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覆盖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不够高,思想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序地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亟待改进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