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优化大企业集团。推进资产优化重组,集中力量,择优扶强。坚持优胜劣汰原则,打破“终身制”;对18个企业集团中不能发挥支撑和骨干作用,难以成为纳税大户的个别企业,不再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3.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发展。规范产权出售,继续采取股份合作制、合资嫁接、分立重组等多种改革形式,完善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牵动作用强的乡镇工业项目建设。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采取参股、兼并收购、托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
4.促进开发区的跳跃发展。主要引导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其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梯次扩展功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引导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和一批重点科技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其结构的优化。铁西工业区要调整布局结构,改变二产过重、传统成份过重的格局。
(四)强化中心市场建设,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为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必须以建设多功能中心城市为目标,继续稳定发展传统第三产业,加强中心市场建设。加速发展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正确引导和启动消费,完善三产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推动第三产业改善构成,使三产业的发展有更坚实的基础,并为今后发展不断拓宽空间。
1.加速发展新兴第三产业。进一步增加旅游线路和旅游内容,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旅游集团,加强与周边城市联手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线路包装和市场促销。激活房地产市场,加速住宅的流转。采取降低房产交易中的税、费,简化购房手续等办法,拓展住房信贷业务,扩大旧房交易,刺激居民不同层次的购房需求。完善公有住宅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政策。规范、发展和完善住宅物业管理。推进信息港建设,抓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带动和促进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推进社区服务业发展,拓展现有服务业的种类。
2.调整商业结构,加强对传统商业的改造。适当发展、合理分布超市连锁、专卖店、仓储商场、物资配送等新型商业。大力发展专业化和特色经营,把太原街、中街改造和建设成为适应多种消费需求的集娱乐、餐饮、购物、休闲、服务于一体的中心商业区。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沈阳市商品中心市场建设规划纲要》,加强中心市场建设,形成适应沈阳成为商贸中心城市需要的市场体系。争取张士农副产品批发、东北化工等10大市场尽快建成并投入运营。计划新建电脑市场、汽车贸易城、建材中心批发市场等大市场,力争尽快进入实施阶段。搞好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现代化的商贸集团的建设。加快商业城、中兴集团向综合商社发展的步伐。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